萧洋回头看了一眼,说道:“进去看看。”
二人下马进了庙中,却见里面杂『乱且落满尘土,丝毫没有人来过的迹象,遂失望地转身离开。
出门跨上马,恍惚间,赵舒用眼睛的余光瞥见一个白『色的人影,又怀疑自己是寻人心切,产生了幻觉,遂没往心里去。
原来,萧洋与赵舒往镜花庵而去的时候,雨墨就看到了他们,心想他们可能会找到庙里来,就用树枝一扫,将里面弄得尘土飞扬,又将一切恢复原样,自己躲在暗处。
雨过后,直到听到马蹄声近,雨墨方出了后门,躲在山后,是以,萧洋和赵舒没有发现她。
赵舒对萧洋道:“殿下,如此看来,娘娘或许去了附近的哪个镇上。”
“好吧,我们去附近的镇上看看。”萧洋道。
于是,二人拨转马头,往镇上而来。
两人走大街串小巷,边走边看,却始终不见雨墨的影子。
萧洋道:“这样找也不是个办法,雨墨出来的时候身上并无银两,在镇上无法生存,一定是躲到哪个深山老林里了。我们先回宫,理理头绪再说。”
无法,两人只得回了宫。
萧洋径直来到兰蕙宫,小玉见他面『色凝重,也不敢多问。
日光透过窗纸照进来,温暖而柔和,案上的籍、棋谱、瑶琴犹在,却没有了雨墨,萧洋想起昔日的笑语欢声,忍不住潸然泪下。
无奈,除了公务,他还有其他妃子及幼儿需面对,只得偷偷抹干眼泪,转身出来。
门口的赵舒,见萧洋脸上的泪痕未尽,也不禁在心里替他难过,遂暗下决心:一定要替殿下将雨墨找回来。
夜间,赵舒独自挑灯,一边,一边想着白天的事——在小庙外眼睛余光的一扫,那一闪而过的白『色人影,会不会不是幻觉?
为了不让萧洋失望,他决定明日自己先去看一看。
次日晨光熹微,赵舒告诉萧洋的内侍,说自己有事出宫一趟,早朝前一定赶回,烦他转告殿下,随后,便跨上马,离宫直奔小庙而来。
雨墨此时刚醒,从河里打来水洗了一把脸,又将庙内整理齐整,准备生火做饭。
厨房内原先破败的灶台,经雨墨一收拾,又可以重新使用;所谓的食材,也无非是地里挖的番薯、河里『摸的鱼虾,还有山上摘的野果。
赵舒吸取上次的教训,远远就下马,步行朝小庙走去,又看见屋顶炊烟袅袅,心中的希望陡生。
越到近前,他脚步越轻,神不知鬼不觉,已来到雨墨身后。
雨墨感觉身后有人,蓦地回头,见是赵舒,起身拔腿欲跑。
无奈之下,赵舒扯住她的胳膊道:“娘娘为何躲着下官?”
雨墨只得道:“我不想回宫!”
“可是,”赵舒道,“殿下为了你,茶不思饭不想,几度落泪。”
雨墨听了心软,一时无语。
赵舒方松开她,说道:“能跟下官说说吗,为什么不想回去?宫里怎么也比这小庙强。”
雨墨凄然一笑无语向偏殿走去。
赵舒随她来到偏殿,二人在凳上坐下,雨墨道:“这里虽破旧,但也活得简单自由。在宫里……”
说到这里,她哽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