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说一, 沈琛的厨艺是个谜。
毕竟出身有钱人家嘛。
姓陆的时候压根没进过厨房, 后来改姓为沈,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多少有点儿寄人篱下的意思。
行为举止需要看人眼色, 处处小心是真的。
但苛刻不给饭吃, 逼他自力更生丰衣足食什么的倒不至于。
关于下厨做饭,仅仅是出国念书那段时间,沈子安的父亲名义上掌管他的生活费。常常说不清有心无意, 动辄拖上十天半个月不给钱。闹得尚未成年的他为了省事省钱,有段时日自愿自学了厨艺,成天在学生宿舍里挥着锅铲瞎琢磨。
没事煎煎肉, 整个三明治, 西式餐点不难, 还成;
中国美食博大精深花样繁多 , 所谓清蒸水煮红烧爆炒, 抱歉, 他全不行。
妄想重温家乡的味道, 然而做出的玩意儿日常半生不熟, 甜不甜,咸不咸, 算得上自取其辱的低效率行为。
因此十八岁后他发誓不再碰厨房——
谁料十二年后他自打嘴巴又走进了厨房, 试图烧面。
而且是一碗加鸡蛋的红烧牛肉面,堪称史诗级别挑战任务。
“哎哎哎,油热了油热了, 赶紧扔葱姜蒜,还有八角。”
刘阿姨犹如任务考察官般,第八百次指出错误:“老抽,要加老抽!你那个不是老抽,是酱油!”
“不一样?”发出由衷地质疑。
“能一样吗?人名儿都不一样!”
涉及专业领域,刘阿姨气势汹汹地叉腰:“光放酱油不地道,就要老抽和生抽,在你旁边,就旁边那个!”
“这个?”
沈琛真有点儿手忙脚乱。
而沈音之双手插兜靠在门口,脑袋歪着抵门,不声不响地看着。
七点钟。
外头天色黑了个彻底,独独房子里,厨房里充斥着暖洋洋的灯光,开水咕噜咕噜的沸腾,淡白色的雾气朦胧了景物。
冬天啊。
低头便能瞧见穿着爱心牌针织小背心的肥猫,尾巴扫来扫去,被她踩住。
“冬天猫在外面会冷死,在家里就不会。”
她弯下腰,试图抱猫。
抱不动。
重达十八斤的猫丢给你一个鄙视的目光。
“你太胖了。”
“喵!”
【滚啊。】
小傻子不滚,反而凑在它旁边很小声地叽叽咕咕:“有的猫在家里待得太舒服就走不了,有的猫不要舒服,它就走了。”
“有的猫下个冬天会回来,有的猫过两天就回来,但不管怎么样,她现在就是得走。”
“因为她不能被关在家里,那不叫家。”
“只有她自己愿意待在家里,才是家,你懂不懂这个?”
她一本正经。
它一脸麻木:“喵。”
猫不懂,猫不想懂,猫扭扭屁股就走。
“好了好了,就这样,可以了!”
那边,沈大厨牌红烧牛肉面新鲜出锅,香气四溢。
至少卖相不错。
沈音之提起筷子,在两双眼睛的注视下,夹起几根面条,转两圈,咬住。
然后滋溜滋溜。
“怎么样?”刘阿姨问。
沈音之神色凝重如美食家,又往嘴里丢两块牛肉,丢小片荷包蛋,咀嚼咀嚼,发出意味深长地一声:“嗯~”
全过程指导的刘老师,比沈大厨紧张十倍,焦急地问:“好吃,还是不好吃?你给个话嘛。”
她不说话,光瞅着沈琛。
沈琛别开脸,冷静且冷声道:“你只要求我烧,没说味道。”
言下之意就是不保证好吃。
另外,很显然,他的坏情绪并没有完全消散,正处于危险边缘的火山休眠期。
好像大人是这样的。
讲究对人不对事,对某个人的情绪具有合理的延续性,累积性。
偏偏沈音之不讲道理,随心所欲。
她想跑就跑,被掐脖子势必逃跑;
又想气就气,被关在笼子里经常赌气。
同时沈琛没事逗逗她,她又能没心没肺地笑哈哈,仿佛压根不记得自个儿在笼子里,在盘算着溜走,不应当朝他笑。
总而言之。
她的喜怒哀乐尽在当下,转瞬即逝。
这会儿绝食那茬过去了,她便前头好坏全不计,兴致勃勃地卷一团面,筷子伸到沈琛嘴边。
“你吃,你吃吃看。”
小姑娘两只眼睛如水般澄澈,弯成无辜又稚气的月牙形状,令人难以拒绝。
沈琛伏眼,咬了两口。
味道真糟糕。
蛋太咸,肉太老,面条微糊没入味儿,以至于他咳嗽了两声,难以下咽。
“不好吃啊?”
刘阿姨瞪大眼睛,拍着脑袋嘟囔:“不可能啊,我盯着的,怎么会不好吃,不就是这样做的嘛?”
说着说着转过身去,似乎准备回厨房尝尝锅底的汤滋味,研究问题出在哪里。
没两分钟传来一声怀疑人生的:“怎么是这个味儿呢??”
沈音之闻言咯咯笑。
两排细白的牙齿咬住筷子,整个人窝在椅子里,唇边梨涡浅而清甜。
“别吃了。”
看她还要夹面条,沈琛忍不住阻止,破天荒感受到了什么叫做如坐针毡,如芒刺背,如鲠在喉。
“不。”她往旁边躲,双手抱着碗不放,“这是我的了,我就要吃。”
“哎。”
刘阿姨也在里头叹气:“饭还热着,要不还是打饭吃吧,啊?”
“我不要饭,我只要面。”
沈音之扬声拒绝,瞅了瞅沈琛,说:“刘阿姨你就打饭给他吧,他不要吃面的。”
—— 原来还记得他没吃饭。
沈琛说不上心里什么滋味。
余光见她无忧无虑地滋溜面条,恍惚想起的是,九月初逢的那天晚上,她捧着鸡蛋和挂面跑出来问:“你想不想煮面给我吃?”
那种天然的撒娇劲儿。
要是她始终记得所有的事,那她为什么不跑?
明明找到苏井里林朝雾之后便有了帮手,有许多机会,为什么她不在他恢复记忆之前跑掉?
沈琛想不明白。
想了很久都想不明白。
仿佛不小心扎进迷宫里,被迷雾蒙了眼,迎头总是撞上死路,好像根本没有生路。
生路不在他这里。
要看她。
他不禁借着微弱的月光凝视她,指尖悬在空气里,慢慢地,静静地描过眉眼五官。
喉结滚动,溢出沙哑的自语:“你在想什么?”
落在夜里没有答案。
他看了许久,一个冰冷的亲吻落在发的是:“沈音之,你到底有没有良心?”
“你才没有良心。”
似睡非睡之际,隐约听到她的回答:“我都在哄你高兴,你没有,你害我不高兴,不公平。”
—— 我有哄你高兴。
他下意识想说这个,又觉得不对劲,似乎应该改为:我有在我可以,我准许的范围内哄你高兴。
但这话更奇怪了。
沈琛是这个时候猛然察觉到‘圈养’的意义的。
他圈定了她的世界,他曾经想杀了她,后来又想弥补她,哄哄她便当无事发生。
她从未如此。
除了‘不要给别人花钱’之外,她没有过问他的行程,没有限制他的行为。
甚至。
从头到尾连他究竟在干什么,在外接触着什么人,赚什么样的钱,究竟有没有女人。
他觉得她不必知道,她就识趣地没再过问。
有哪里不对。
沈琛隐隐察觉有哪里不对。
—— 公平。
是这个词不对?
“要是我放你去发布会。”
他肯定在做梦,说出清醒时候绝对不会说的话:“你还会跑么?”
没有回答。
你看。
连他的梦里都不肯给个好话,他有些疲倦,有些怅然,身旁又冒出模模糊糊的一句:“我又没说我以后都不回来。”
更像梦了。
沈琛没再说话。
意识不断地不断地下沉,已经分不清梦和真实。
手机到手了。
同时离专辑发布会只剩下五天。
次日的沈琛没有任何异常,没提起过发布会,倒是沈音之消停下来,不吵了,不闹了,连话都说得少。
颇有心灰意懒的势头。
她以前所未有的老实状态窝在房间里,看看综艺网剧,玩玩手机睡睡觉。—— 当然,手机里没微博,游戏没几个。她很警惕地不在手机微信上聊天,没两天玩腻了对对碰连连看之类的小游戏,不知不觉变得嗜睡,成天赖在床上没劲儿动弹。
刘阿姨最早留意到这点,掐着时间算了算,骤然发现以前只睡六七个小时的活泼小孩,近来天天十二个小时不够睡,加上午觉少说十四五个小时。
她不晓得这个正不正常,没往外说。
单单私下里用心良苦,嫌冬天湿气重,影响睡眠,就常常炖红豆薏米粥,估摸除掉湿气应该能好转。
然而事情永远比想象来得复杂。
毕竟沈音之才是维系着家里氛围的人,她高兴,好话甜话源源不断,哄得大家伙儿乐陶陶。
她折腾,她盘算小阴谋,纵然闹得鸡飞狗跳,剑拔弩张,好歹家里活生生,天天有新鲜事儿。
可她一旦睡了,静了,全完了。
蝴蝶湾本就是不对外开放的小区,两层楼的别墅近三百平米,光住着沈琛、沈音之、刘阿姨三人。
这下白天如死了般的寂静,近乎落针可闻。
沈琛皱了皱眉。
正在拖地的刘阿姨回过头来,抹了把额头:“沈先生你怎么这么早回来啊?”
才四点。
“公司没事就回来了。”他问:“阿音呢?”
“睡觉。”
她指了指楼上。
“还在睡?”
沈琛敏锐捕捉到不对劲,近来打电话回家,无论饭前饭后,她次次在睡觉。
“她最近总在睡觉?”
“是,就这几天开始的。”刘阿姨犹豫着说出事实:“天天睡到大中午才起来,吃个饭打打游戏又睡到四五点。我觉着人不对了,睡傻了,走不动路似的,家里开着空调还喊冷,盖着两层被子睡觉。我炖了不少汤药给她补身体,好像都没什么用。”
沈琛脸色微变,快步上楼,推开门,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