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大殿的是关不住人的……
想过不久前长歌才带她飞檐走壁,青帝轻笑着摇摇头却是想起了长歌临走前说与她的“是”。
长歌无疑是细心的。走时不但点了她的睡穴,还将她妥善安置到了榻上,甚至临去还不忘与她一块黑纱来点名身份。
但长歌为何要点她睡穴呢?
难不成今夜便是熙妃的死期?
起身走到季孙氏留在的棋盘前观摩,青帝的心又开始乱了。
想过季孙氏平日最喜的便是誊写佛经,青帝索性点了殿内的烛台,做做季孙氏平日爱做的事。
一行一行又一行……
当真月落日升,青帝听到了开锁的声音。
由紫檀侍奉着用过晨起的膳食,青帝见紫檀又与她递来了一些佛经。
“这些是娘娘的意思。”
示意青帝要见总来的佛经抄完,紫檀待青帝开始动笔,便出门将殿门重新锁好。
见殿门又上了锁,青帝便规规矩矩誊写着季孙氏送来的佛经。
佛经原有静心之效。但与世隔绝的日子让人心焦。
担忧着回到庭院的徐长歌会因熙妃与季孙氏起冲突,青帝笔下的字迹越来越潦草。
待将季孙氏命人送来的佛经抄过十来页,青帝已然不想再提笔。
起身坐到棋盘前,一手执白,一手执黑,青帝每吃一子,便忍不住抬头望望那紧锁的门扇。
那锁怎么还没开?
焦躁着等待黑夜降临,青帝靠着一个棋盘熬到了第二天。
想着再过一日便能光明正大的迈出这个囚笼,青帝等到了开锁的婢子。
许是送膳的婢子吧。
端坐着等待用膳,青帝却见门外列了两列宫婢。
“殿下请更衣!”
“嗯?”见众婢子摆出了迎她出殿的架势,青帝反问道,“不是说三日么?”
“回殿下,已然三日了。”立在门口的宫婢含羞与青帝见礼。
不与门外的婢子作难,青帝顺从着起身。
待青帝前脚迈出殿门,青帝即被一群婢子迎去了偏殿沐浴更衣。
……
着一身新衣从偏殿里迈出,青帝只觉今日诸事都冒着几分诡异。
首先,便是她提前被放出。依她对季孙氏的了解,提前放行并不是季孙氏的风格。
其次,今晨迎她的人里竟然没有紫檀。作为季孙氏的亲信,紫檀从来都是跟在青川左右。
最后便是这沐浴之后换上的衣衫。青川素日张扬,故而衣衫多是华贵。而今日她所着的衣衫,却是难得的素净。季孙氏如何被备下这样的衣衫与她呢?
揣着满腹的疑惑疾行,青帝使巧甩开了几个跟在她身边的婢子。
待单脚迈出永宁宫,青帝确信此时去熙妃居处寻长歌才是正事!
只是,去熙妃居处并不似青帝想的那般轻巧。
事实上,当着青帝单脚迈出永宁宫,她便被站在宫门前的女婢拦住。
拦住青帝的女婢身材高挑,面上围了白纱,白纱之外,只露出了一双审慎的眼睛。
“紫檀?”
凭着对紫檀的熟悉,青帝单看眼睛,便识出了其身份。
“川殿下。”见青帝认出了自己,紫檀随即与青帝见礼道,“殿下往何处去?”
青帝随意道:“青澜宫。”
闻青帝要去青澜宫,紫檀眸中流出青帝看不懂的凝重。
“殿下且在此处等上片刻。婢子去与你拿一面纱。”
命身后的婢子去行事,紫檀立在门口守着青帝。
见紫檀另有安排,青帝也不急着走。
“要面纱作甚?”
淡淡地与紫檀开口,青帝不记得宫中有带面纱的风俗。
知晓青帝刚从永宁宫中出来,还不知近日宫中出了大事,紫檀一边吩咐身后的婢子跟到青帝身后,一面与青帝低声道:“宫里有消息道青澜宫那边出了岔子……”
“什么岔子?”
“疫病。”紫檀一边说,一边将面纱递与青帝。
紫檀将“疫病”两字说得极轻,青帝却知晓疫病的严重性。
疫病无小事。青帝前世并未遇到过疫病,但青帝在如意宫时曾听青纥讲过,疫病一旦开始,就很难结束。故而青都处理疫病的方式,从来都是宁可错杀,不愿放过。
“皇姐居住的人可是有事?”单手接过紫檀递来的面纱,青帝拐着弯问徐长歌的近况。她不信宫中有疫病,但她信宫中有人祸。
紫檀是个有主意的婢子,并不似一般婢子那般报喜不报忧。听闻青帝问她青澜宫的形势,紫檀低眉道:”有。”
“嗯?”
“娘娘曾于两日前下令,赐死了青澜宫仆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