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州不是不能造船,相反登州的造船厂还非常多,海上对辽高丽倭国贸易也非常发达,但是由于北方贸易的特殊性,一般不用大船也能航行,再加上宋人有一个普遍观念,都觉得南方的木头更和水性所以南方更适合造船,所以即使这边有需要大船的也会选择去南方买。
其实这用木头每个部位都有讲究,只不过是南方的杉木比较好用罢了,不代表北方的就不能用,不过观念这个东西,不是轻易能够扭转的,史进就自从得到了辽东之后就大量从那边采伐各种树木捆成木筏运回山东,最后凉晒,可以说从明年开始史进就再也不用担心造船木头不够的情况了。
史进现在满打满算有战船不过七十条,这个数量离史进的目标还差的远呢,作为一个以海洋为本的势力,最起码战船数量和质量上要取得绝对优势吧,现在史进新式的驱逐舰只有可怜的六条,剩下的都是商船改造的战船,而最新即将下水的十条船也不过是能抽调两条多组建一个大琉球舰队而已,就比如红娘子的舰队,只有可怜的不到二十条船,甚至不如大一点的海盗。
也就是靠着虎蹲炮还有弩炮等装备的技术优势,才能一次次的扫平海盗,但是要知道南方的海上手里超过百条海船的大海上都不止十个,你去收人家的税结果还没有人家的船多,也没有人家的人多,那不是开玩笑么。
大宋海上贸易非常发达,船只具体保有量史进也不清楚,但是他好像记得,崖山海战的时候双方动用了超过五十万兵力,海上船只超过两千艘,所以史进的目标就是让自己战舰的规模超过一千艘!显然现在一批十艘,想要达成这个规模估计史进要等一辈子,所以史进更忍受不了这种造造停停了。
第二批船会一次性开工二十条,除了史进自己船厂所有的五千料船坞都倒腾出来用来建造之外,史进还让几个船厂都扩大船坞,用来建造五千料的战船,因为有订单的支持所以这些船厂船坞都已经准备好了,就等着史进的钱到位了好开工了。
史进看了一圈觉得没有什么问题之后,立刻大手一挥,让史玉先拨付一笔资金让各船厂开始备料,能开工的先开工,史玉苦笑一阵不得不出钱,他当然不会明白史进的想法,越是缺钱的时候史进就越是觉得自己的船不够,越是觉得海外有打把的钱等着他去捡。
史进又去看了一万料驱逐舰的龙骨,对于大宋的工匠来说,一万料根本算不上什么挑战,所以史进除了看到工人们在船匠的指挥下忙碌,竟然没有听到一个人跟他说遇到了什么问题,现在龙骨已经快铺设了一半,船只巍峨的身形已经初见峥嵘,史进也满意船厂的进度,当天晚上还去了船厂边上的小镇去玩了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