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心(2 / 2)

一路上,洛秋谷小心保护着那小篮子里,那是芹香喜欢的野果子。

回到庄子,李大娘见儿子不在,以为儿子又偷跑出去玩。气得把刚洗好的衣服扔在地上,自己家里无外人,她坐在石凳子上向上天哭诉自己丈夫抛下他们母子,哭诉李希琅不识娘的苦心,枉费她如此辛苦养他。

李希琅推门就看到满脸泪光的母亲,心中哀叹,沉着脸:“娘,我回来了。我刚去庄子外面散步了,顺便读了几章书。觉得比在家里读书效果好多了。”说着扬了扬手中的书,示意自己并未撒谎。

李大娘一听儿子是去外面读书了,立刻站起来,摸了两下干瘦的脸,露出不好意思的笑来:“原来吾儿是去读书了呀,也是外面和风煦阳,读书正是好时节。下次你出去之前给娘留个话,不要让为娘担心。”

“我原本只想走走,却见一派生机盎然,觉得心旷神怡,就多读了几章,耽误了回来的时辰。还娘不要介意。”

“好好……你先进去休息,娘把衣服清洗之后给你蒸槐花饭。”说着捡起地上的衣物朝河边走去。

李希琅心下愧疚,若是不撒这谎,怕是又要闹一天了。

谎言没有撑多久,李大娘从河边气呼呼地回来,原来一直在河边浆洗衣物的姑娘媳妇婆子并没有见到李希琅前来读书。倒是看到罗芹香和洛秋谷与他一起去了后山玩耍。李大娘脸上虽然在人前保持着笑意,说孩子读书读累了去玩下也有益于身心。三下五除二清洗完衣物后立刻小跑回了院子。放下木盆,从门后拿起一根大拇指粗的棍子朝屋子里大喝:“李希琅,跪到你爹牌位前去。”

李希琅放下书本,自知娘可能知道自己撒谎,从容地跪到正堂前。

一阵抽打噼里啪啦落下,李希琅只觉得后背一阵一阵的抽痛,洛秋谷胸口那一拳来比起来,算是轻的了。李希琅咬紧牙关不让眼泪掉下来,他想到芹香委屈的眼神,终于觉得这可能是自己的报应。

至于棍子抽断了以后,娘坐一边哭诉她的辛苦和自己的不孝,他已经听不到了。也不需要听了,他都能倒背如流。

到了旁晚,李大娘抽打李希琅的事已经传遍全村。罗芹香一听荷娘说起,心下十分焦急,知道自己今天一时冲动害了他,想着就要冲出门出见他。可是荷娘拦住了她,给她出了个主意,让洛秋谷带着刚出锅的槐花糕去看望李希琅,顺便送些外伤药去。李大娘并不希望见到罗芹香不知礼数乱闯,以为就是她搅乱儿子读书的心思,这些小女子就是不分轻重,离得越远越好。

洛秋谷一脸笑意推门而入,李大娘倒没怎么生气。洛秋谷是个人精,一张嘴能说得人心花怒放。李大娘自恃自己曾是大户出身,又嫁得官家子弟为妇,对庄子里那些低贱的佃户看不上眼。她觉得自己只量只暂时落难的凤凰,与麻雀为伍算是降低了身份。所以村里人对她并不友善,尽管李希琅早早就考取了秀才,却也没有人巴结他们母子。只有洛秋谷平日里时不时帮她一些忙,打柴也顺便多帮她打一捆。天气阴寒时自己风湿犯了不忍心自己儿子吃苦,洛秋谷自告奋勇帮忙。

他一进来就告罪自己不应该带着李希琅出去爬山,放低了姿态认错。李大娘知道村里那些孩子都看不起只会读书的儿子,只有洛秋谷大字不识几个,却对儿子推崇备至,这令她十分自豪,所以对他就宽容许多。

后背伤痕累累的李希琅脸上并水表现出一丝对娘的怨恨,趴在破旧的被褥上闭上养神,默诵文章。听得院中传来洛秋谷的声音,平静下来的心忽而苏醒过来。

洛秋谷进得门来,先是偷偷朝身后望了望,确定李大娘不在身后,偷偷从怀里拿出纸包来。里面包裹的槐花糕还是温热的,赶紧送到李希琅跟前,压低了声音说:“是芹香让我给你送来的。她连累你今日受罚,心里十分难过。”

李希琅见到槐花糕,心中好受了些,拣了一小块放入口中,槐花的香甜立刻充满口腔。洛秋谷十分眼馋,李希琅也选了一块大的递给他,他也不客气推却。洛秋谷吃东西一向习惯大嚼大咽,只是吃这块槐花糕却一点一点地小口咬着,十分珍惜,满满地品尝其中的滋味。

两人都安静地吃着各自的槐花糕,不言不语。

吃完槐花糕,洛秋谷替李希琅上药。洛秋谷觉得自己小时候调皮,老爹也时常动手打过自己,下手却没有李大娘这般狠。整个背上都是红紫一片,看得人心惊肉跳。

洛秋谷挑了个李大娘不在左右的时机,偷偷从怀里掏出一个小银铃来。李希琅认得这是罗芹香发带上的,用来系铃铛的绸带上绣着一行娟秀的小字:此铃如芹之心,伴君左右染书墨之香。愿此铃成对,与君长相守。

李希琅激动得说不出话来,紧紧地拽在手心。他多想现在就冲到她面前,一诉真情。

洛秋谷不识字,但他知道这东西代表了罗芹香的一片真心。看到李希琅视铃为珍宝,心下虽然有一些惆怅,更多的却是对他们相知的欢悦。

只要芹香开心,他就感到开心。

李希琅勉强抬起前胸,写下:

槐花糕甚美味,亦不如见卿欢愉。银铃声悦,亦不如卿浅笑。

吾如卿心,心心相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