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你这没出息的样!”戚明景贴身放好银子,从带来的铜板中给他拿了六个:“你去给娘买三个滚烫的包子过来,娘去斜对面的锦绣坊给芝娃扯两身布。”
程大富点头,拿着铜板直接去了转角处那家包子店,买了三个刚蒸好,一摸就滚烫滚烫的肉包。
这头,戚明景一进锦绣坊,视线从架子上各种色彩绚丽的布料上一扫而过,直接找店家裁了三尺柔软的红色棉布,给了九十个铜板出去,临走戚明景还向店家要了张两指宽的旧纸。
程大富背着背篓,手里提着用油纸包裹着的包子,余光扫到戚明景从锦绣坊出来,他松了口气,赶紧走过去唤了声娘。戚明景轻不可闻应了声,把手里的旧纸铺在背篓底,才把手里的棉布叠成方块放在里面。
“老大呀——”戚明景从程大富手里拿了个包子,热气腾腾的皮一口咬开,白菜猪肉馅,家常的味道,两个铜板一个价格倒也实诚。
“娘,怎么了?”程大富听戚明景唤他,立马把手里的油纸打开,露出剩下两个白胖的肉包。
戚明景给了傻儿子一眼刀:“热气腾腾的包子你拿着不吃,是要尝包子冷了后的味道?”
原来娘买的包子还有他一份,程大富听话的尝了一个包子,身心皆透着满足:“娘,我还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肉包。”
……戚明景把剩下的几口包子吃完,违心的说不出个干脆利索的“好”字,偏程戚氏的味觉又告诉她,应该点头赞同程大富的话,最后她只能道:“还好。”
然后让程大富把最后一个肉包吃了,程大富吃完两个肉包,总觉得说的话都带着白菜猪肉包的味道。
戚明景走了几步路,想着身上带来的铜板还有一百零四个,家里几个人的肚子里二两油水都没有,索性去相识的张屠户那里买了一块新鲜的板油,割了两斤四肥六瘦的猪肉,又找了家铺子称了半斤红糖,数了十个两文钱一枚的农家土鸡蛋。
出门带的两百个铜板花的一文不剩,戚明景将背篓里的棉布塞程大富怀里,把刚买的东西全数搁在他背的背篓,常年风吹日晒不算好看的脸上笑眯眯的:“老大呀,回家娘给你们煮饺子吃。”
让你们尝尝饺子的魅力,免得就几个简单的白菜猪肉馅的包子就满足了。
程大富走在回家的路上,怀里抱着红色棉布,脑袋还有些晕乎乎的:娘这是几个眨眼功夫,就花了整整两百个铜板?可饺子?从小到大,家里的灰面不是烙野菜饼子就是做面疙瘩,像镇上那种看着就香的不得了,十五个铜板一碗的饺子程大富还从来没尝过。
程大富咽了口口水,脑海勾勒的全是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元宝饺子。
走到桃李村村口,见村里人都在忙活地里的事,没人注意到他,程大富和戚明景默契的对视一眼分开。
程大富身子紧绷,黝黑的脸庞面色作寻常模样,两只胳膊却是抱紧了怀里的红色棉布,脚步飞快的直奔家里。
戚明景慢悠悠的走在后面也不急,偶尔有认识的村人唤她,她也笑着搭上两句话。比她提前一刻钟回来的李金花从地里看到她,一双眼睛“唰”的下就亮了:“哟,桐娃他奶从镇上吃完肉包终于舍得回来了?”
李金花的声音很大,以至于附近几块地里本来忙着活计的村人也停了手中的农具,视线一致看了过来。
“什么肉包?二狗他奶,你可不要嘴皮子一翻,空口白牙胡说一通,无中生有。”戚明景神情颇有两分无奈:“昨儿我家两个娃跟着老三媳妇从山上挖的野菜有些多,我想着镇上那些人大鱼大肉吃腻了,会不会想买点野菜尝个鲜,所以今儿一早就跟着我家老大去了镇上。”
“对了,李妹子,你今儿带去镇上的鸡蛋卖的怎么样了?”戚明景像是突然想起这茬,一脸羡慕:“我看那些去镇上卖鸡蛋的,个子大的一个都能卖三文钱,李妹子,你这次卖了一篮子鸡蛋,都能割两斤肥的流油的猪肉吧?”
可不是,这次李金花一到镇上,二十个鸡蛋就被一模样齐整,穿了身棉布衣裳的妇人爽快的买了,三个铜板一枚,足足卖了六十个铜板。
“那几个鸡蛋能卖几个铜板?家里半年使的盐都不值那个数!要不是家里手头紧,我又怎会把家里娃子吃的鸡蛋拿去换钱?”
李金花叹口气:“桐娃她奶,你家养了四只鸡,先借我十个鸡蛋吧,下次家里鸡下了蛋,我马上就还你。”
“我家桐娃和月娃正在长身体不说,家里小芝娃每天就等着喝点鸡蛋水,家里一天多的时候也不过捡三颗蛋,哪还有多的借你?”戚明景摇头,无能为力的摆手,步子缓慢的往家里走去。
李金花被拒绝也没生气,她拿着农具继续干活,嘴里还回味着镇上那家肉包:两文钱一个,白菜猪肉馅的,热乎乎的吃进嘴里,美的差点让她把舌头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