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知道大宝儿是个小金刚后, 春暖觉得她的认知又开了一扇新天地,有时会觉的有点玄幻不真实, 怎么就一下子从普通剧本跳到金刚葫芦娃里呢?
再摸摸肚子里揣的这个, 心道:你可要平常一点儿啊, 再来一个葫芦娃, 你娘我的小心肝可要承受不住了。
那娃儿踹了踹她的肚子,表示收到。
这么长时间了, 她的饭量还是不增不减,孩子也在稳稳的长大, 要不是他时不时的动弹几下, 春暖几乎都要忘了自己是个孕妇。
这次怀孕特别没成就感。
下过雨后,好事一桩接一桩的来。首先,库里的羊毛全纺成线用染料染成各种颜色, 都已经收到库房等待织成毛缎。而织出的那些带有美丽花纹的缎子足够往南明送一回了。
这匹毛缎要先做为北地特贡进入宫廷, 再由宫廷传出来,它们才能卖上个好价钱。
另一件就是,各地的商人们也一一赶了回来, 带来了各地的持产和物种,尤其是带回来了一袋番薯和两袋木薯。
这可是个宝贝啊,纵然现在的番薯产量远没有后世高,口感也比不上后世的沙甜绵软,但在这时代, 它的产量已胜过一切粮食的产量, 每亩地至少能收五六石, 还不挑地。
那位冯姓商人说:“此物是我从东周一处集市上换来的,对方也是一个商人,他前两年在海边和船员换回来后发现没法侍弄,往土里种上一颗,最多能收两三颗,收成低的很,吃也不好吃,就把新收的番薯搭在木薯上卖给我了。”
小六说:“你算是立了大功,这番薯可不得了,那商人种它的方法错了,自然收成不好。这东西我先放在地窖让它缓缓,明年再种。你先回去歇一歇,过几天,还要用你呢。”
冯商人揖过礼就退出去了。他这半年东奔西跑,一路倒腾也没少赚钱,累是累了点,可是心里有了底气,累也踏实。
冯商人走了,小六和春暖坐着看他带回来的东西,番薯木薯且不说,早被存在窖里,用湿土覆住了。还有两包未处理过的莲子,这也是个好东西,他都很长时间没见过荷叶荷花了,小六把它放在一边,一会催一催种在缸里,冬日再搬里屋里,能填不少意趣。
豁,这一袋一袋的都不知是什么树什么花的种子,那冯先生也不往上标注,他们只认得几样。
这位冯先生可真有趣,说收集种子就真的只收集了一些种子,连桃核杏核都带回来了,还有两袋疑似苹果籽和梨籽的东西,最奇怪的是,还有两把竹米。
管它呢,先放出来吧,过段日子火炕烧起来后,就能在炕上育苗了,明年春天再移到苗圃。
还有很多东西,竹雕竹编竹灯,折扇团扇纨扇,南锦明缎软布。还有银制九连环一套,这显然是给大宝儿带的玩具。
过几日,往北走的陈姓商人也回来了,他带回了棉花和大葱。
往东走的赵姓商人带回了胡麻籽和很多药材。
去西海的商人不仅带回了百十车羊毛还带了近百只西海绒羊,最重要的是,带回了苜蓿籽。
春暖看的眼花缭乱,这是开挂了吧?还有十来个商人没回来呢,估计他们带的也少不了。
这回可有的忙了,这些东西光试种留种都得几年,估计等大宝儿上了学才能吃上那些水果。
这几日,原上的菊花都快开了,蓝翎闹着要酿酒。于是庄子上的那群孩子一下了学,就直奔原上,摘上两兜子半开不开的菊花就能从蓝翎那儿领上两块糕点。
不出半个时辰就能换上两块香甜软糯的米糕,那是再划算不过的事情,还不耽误做功课。
糯米并不多,蓝翎只酿了五坛,其他的菊花都晾干做了枕头,好一些的窨成了茶,配着松针枸杞,安神清火,冬日喝着最好不过。
这些日子突然又闲下来,小六就在北山脚又买了一大片荒地,让那些士兵把它开了,养一养,明年就能种了。
要不然这一万来人,小六可养活不起。
春暖轻言嗔着小六:“你这位王爷当的也太寒碜了些,要人没人,要地没地,每天操心的事还那么多。母妃肯定后悔死给你那么多庄子了,把她儿子彻底拴在这儿了。”
小六呵呵笑着说:“我这不是为了给我儿子挣家底儿么?别人赏来的哪有自己挣来的可靠。我要把这里经营的比南京还好,宇文护要是敢动坏心眼,那就是自毁江山。咱让他眼馋死都不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