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的倒挺美(2 / 2)

林蕊拍着胸口给外公外婆打包票,表示她是她家的全权代表,绝对一个顶几个。

外婆摊开手笑:“那你可晚了一步,昨儿我们就把稻子全收了。”

林蕊眼巴巴的,不肯放弃:“那打稻呢,我可以帮忙打稻的。”

这下子老太也笑了起来:“割完稻子就顺手打了。是你外婆不好,事先也不跟你打声招呼。”

鹏鹏安慰表姐:“还有稻草没顾上全拖走,二姐,要不你帮忙拖草吧。”

林蕊这才高兴起来,兴冲冲地跟着表弟一块儿下田去。

郑家的稻草齐齐整整堆放在堤坝上,远远看过去就能发现残留的稻草根茎上已经发出了绿色的新芽。

林蕊瞧着稀奇,连忙想撑着长脚盆过去看。

“那是再生芽。”郝教授从草垛子后面露出脸来,指点给林蕊看,“再生稻收割直接就是看这个芽的长度。你看这儿芽长出叶鞘了,泛着绿,稻子就必须得割了。果然第二稻谷不就来不及长。”

本来按照他们的计划,第一茬稻谷8月上旬就应当割了。

只可惜今年天公不作美,连着暴雨了好几个月,好不容易进入8月份雨水才停下,他们总得给稻谷生长的时间。

“已经算不错了。”郝教授给外公打气,“再生稻第一茬产量一般都不会太高,主要是看第二茬。注意做好保水工作。”

今年上半年雨水下的太厉害,按照惯例,下半年降水量估计会不足。

林蕊蹲在禾蔸旁边,盯着那嫩生生的绿芽,感觉不可思议:“就这么长出新稻子来?”

郝教授笑了:“这有什么稀奇的?咱们老祖宗多少年前就种再生稻了,就是那时候望天收,没有系统的对稻种进行选育。”

林蕊点点头,双手托着下巴,老气横秋道:“要是真这么长的话,可是能省很多事呢。”

起码一茬翻耕播种是省下来了。

少女突发奇想:“教授,有没有再生麦跟再生油菜呀?”

如果有的话,那岂不是能够省很多事?

小麦跟油菜能够越冬,说不定可以直接一年三熟呢。

郝教授愣了下,旋即哈哈大笑:“这我倒没有研究过,不过要是咱们再往南边去点儿,倒可以考虑再生稻跟油菜轮作,一年三熟。”

可惜江南地区条件还是差点,收割完二茬稻谷之后再抢在4月份之前收割油菜不现实。

“最好水稻子也能越冬。”林蕊异想天开,“这样的话,就跟我的水芹菜似的,割了一茬又一茬。”

那多省事呀,种一年可以收获好些年呢。

郝教授来了兴趣:“你说的越冬水稻其实有,不过也就是一年长两茬。水稻说到底做的还是光合作用,没有足够的光照和温度,是不可能实现成长的。”

林蕊双眼放光:“那是不是就可以在南海种植呢?”

那儿的光热肯定足够,晒都能晒死人。

苏木摇摇头,指出了实际问题:“每年都这么种下去的话,土壤会板结的。”

农田经常翻耕的原因,就是害怕土壤板结。

林蕊不假思索:“你傻啊,咱们用蚯蚓不就结了。”

她指着周围的水沟,“蚯蚓怕水,咱们把蚯蚓放在田里头,它们连逃跑都不敢。”

这么多蚯蚓,想要把它们收走的时候,直接利用蚯蚓的畏光特性,不就结了。

苏木一愣,觉得蕊蕊说的好像很有道理。

林蕊臭屁轰天,得意洋洋的紧:“那当然,我一向最讲道理。”

鹏鹏在边上鼓掌,捧二姐的臭脚:“二姐你真厉害,这样咱们就不用耕田了。”

郝教授笑出了声:“你把稻子种在哪啊?你还指望把稻子种到海水里头去呀?”

林蕊开始犯愁,灌溉的确是个大问题。海水淡化消耗的成本本来就高,要是

利用淡化海水浇灌水稻的话,那就得不偿失了。

最最要命的问题是,南海岛礁面积有限啊。

孙哥种蔬菜利用的都是立体种植技术,总不能让他立体种植水稻吧?

郝教授转过头,意味深长地看着她:“这就要看你的呀,我们都年纪大了,未来是你们的。”

林蕊吓得心惊肉跳,赶紧嚷嚷着要去帮外公推板车。

港镇人现在用的是煤气灶。

田里的秸秆不允许焚烧,也不带回家里头用。而是直接用车子拖到镇上,按照秸秆的分量直接换煤气。

就跟乡下油坊一样,往里头送了多少菜籽,就相应的兑换成多少油。

等到家里头要吃油了,直接凭着油证去油坊打油就行。

垃圾场统一收购了农户的秸秆用于发酵生产沼气。

为了避免沼气灶烧饭火时大时小的缺点,他们只接给农户发的是煤气。

林蕊等人兴冲冲的推着板车去河边,大爷爷的船已经在那儿等着。

因为种的是再生稻,避开了农忙高峰期,所以大爷爷一条船要运的全是郑家稻草。

“还是不方便。”林蕊撅着嘴巴,“还要我们自己送过去,应该他们过来收的。”

“等到秋收农忙的时候,就会过来收了。”魏镇长从岸边的柳树后头走出来,“单一个,人家过来收不划算。”

林蕊做鬼脸,傲娇的不得了:“那我下回让我外公外婆留着稻草。我家养蚯蚓养蘑菇,都用得到秸秆呢。”

魏镇长笑出了声:“这也是个好主意。”

他话音才落,船头走下个中年男人,一见他就嚷嚷:“老魏,这样不行啊,铝电解厂的项目还得还给人家上马镇。”

魏镇长眉毛挑得老高,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那可不成,咱们共产党员领导干部,最重要的是讲诚信。我都承诺好了哪些人进电解厂上班,你现在跟我说不成?”

当初为了安抚港镇人民情绪,市里头跟县里头都承诺过不少项目。

魏镇长一贯信奉肉吞到肚子里头才是自己的,即使外头暴雨如注都没耽误他张罗出厂房。

结果大河里头的水位虽然一涨再涨,好几次都岌岌可危,居然却硬生生地扛住了,港镇的圩埂自然没有再炸。

如此一来,上级政府自然回过神。这些项目是给港镇搬迁的补偿啊,既然港镇都不用搬迁了,那当然得收回头。

“不成。”魏镇长一口咬定,“这不搬迁也是上级领导做的决定,不是我们港镇老百姓不配合工作。我们这儿什么准备都做好了,你们说不搬迁就不搬迁了。我们感觉老百姓的感情受到伤害,还不知道找谁算账呢。”

开什么玩笑,肉吞到肚子里头那就是自己的。

指望再从港镇人嘴里头抠下那块肉,做梦!

※※※※※※※※※※※※※※※※※※※※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胖兔子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