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 > 都市言情 > 荣锦路 > 殊途同归

殊途同归(1 / 2)

回到府中后, 淑惠长公主和梁国公沈邦靖都保持了默契, 在询问了女儿是否在国师府与国师的相处中遇到麻烦,在得知没有后,纷纷放下心来,便不再追问。特别是沈邦靖, 自从女儿正式步入朝堂以来, 他除了日常的生活关心外,不再过问女儿的事情,这是为了避嫌,也是彼此之间的默契。

和父母交谈后,一家人用了一顿饭, 沈皎便回到了自己的琼华院中, 这种时候,她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坐在书桌前, 安静地思考事情。

比起之前, 她觉得今日的自己明显轻松了许多, 特别是学堂的建设得到天和帝的首肯后, 她觉得自己的担子卸下了很多。

谁又能知道, 今天她和天和帝之间短短的一段时间的对话, 是她深思几年才得到的结果,鼓励农事和工事的发展,在这个士农工商的时代, 要受到的阻力可想而知。

先不说朝堂上那些士族的阻力, 便是帝王这一关就不好过。这个世界为何有士?那是君王的册封, 换句话说,士的存在是因为君王的存在而存在,危及士的地位,其实是在威胁君王的地位的一种表现。

不要看现在的局面是君王要遏制世家的发展,但是世家的权力更多的是来自君王给予的官职,依托于君王的权威。世家是强大,但是若是一个世家,几代人都不能位列宰辅,那这个世家便已经衰败。

所以世家的存在是依托于君王而存在的。但是既然是依托关系,世家为何还会威胁君王的地位呢?

这便是教育的不公正性,世家的教育资源实在是太丰富,所以他们即便是在废除九品中正制改为科举取士后,依旧能屹立在朝堂之上的原因。

当满朝的朝臣,世家占据了大半,这个时候他们便会为了家族的利益互相抱团,君王的威望便是再大,政令也要有人实行,可是当政令威胁到这些世家的利益的时候,他们便会极力阻碍政令的实施,没有了朝臣去实施政令,那政令还怎么推行下去?

所以,这就是君王不喜世家,而要极力培养优秀的寒门子弟的原因,因为这些人在朝堂上没有背景,想要更进一步,所能依靠的就只有君王。这也是科举取士的最初目的,分解世家的权利,提拔寒门子弟为君王所用。

正是因为身为君王的天和帝有压制世家的心思,所以她提出这样广设学堂,选拔寒门子弟的建议才会令天和帝动心。而鼓励农事和工事的发展,也是在变相的抑制士族的威望,虽然有点对君威不利的影响,但是这个影响毕竟不大,君王威信的树立也不止依靠这一个途径。

在能够有效压制世家,逐步分解世家这个巨大的诱惑面前,天和帝动心了。更何况,君威的弥补她也给出了办法。那就是朝堂颁布的对寒门学子和对农事工事做出贡献的百姓,朝廷会给予一定的奖励的措施,她相信对于君王在打压士族的影响下失去的威望,在这条政令下,在百姓心目中的权威会翻倍的弥补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