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发(2 / 2)

嘉兰故意放缓了步子。未等她走远,就听到身后传来了蔓荫的惊呼:“大姑娘,您这儿怎么会有鞑子的信!”

嘉兰在心底叹了一口气,转过了身去。

*

那封从汪似玉妆奁里散落出来的信,是用北狄文字写成的。定北人常跟北狄作战,或多或少都认识点北狄的文字。只用看一眼那封散落在地上的信,就能顷刻意识到这是汪恩义通敌叛国的证据。

在汪恩义和汪奶奶的灵堂上,突然发现了汪恩义叛国通敌的信。前来的宾客几乎是如鸟兽散一般脚下生风地走了,留下来的就只有高位的统领夫人。

她们留下来,是为了作证。

冯夫人一扫先前的颓色,立刻把信拿到了自己手里,让自己带来的精通北狄语的人通读这封信。

这是北狄催粮的信,其中,还提到了一个昭楚人的名字。

冯夫人骇然地看着一脸震惊的汪似玉,声音压抑着愤怒和痛楚:“玉姐儿,你知道这件事吗?”

汪似玉再不能哀叹父母的逝世,她疯狂地摇头:“我不知道,冯姨,我不知道!”

“通敌叛国,是株连九族的死罪!”蒋周氏一扫先前的同情,厌恶地看着汪似玉,指着她疾言厉色地呵斥。

汪似玉瞪大着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冯夫人。

冯夫人别过脸去,压抑着十二万分的痛苦下令:“都给我拿下!”

她此行前来,本就带了冯家的亲卫。冯夫人一下令,立刻就有人冲上来,将灵堂上所有的汪家人统统押在地上。

只是,冯家的护卫站在汪似玉身后,有些迟疑。汪似玉在冯家就如同一个小主子,他们实在不知该如何处理眼下的状况。

嘉兰扫了眼灵堂,说道:“冯夫人,此事关系重大,牵连甚广。光是把汪家人都关在鞍邦城的监所恐怕不妥。”

蒋周氏出身将门,又嫁入将门,对于通敌叛国之人的厌恶是刻在骨血里的。她即刻就发现了冯家护卫的迟疑,呵斥道:“冯夫人,您的护卫对汪似玉连手都不敢落,让我们怎么相信你能秉公处置?”

嘉兰看了眼惊恐而惶惑的汪似玉,目光在她身后被押在地上的蔓荫身上微微顿了顿,最后移到了冯夫人身上:“冯夫人,不如把汪大姑娘交给护国城吧。”

“不行!”冯夫人断然拒绝。她的抗拒让现场还留下的一些将领夫人都开始窃窃私语,看着冯夫人的目光里皆有异色。

嘉兰叹息一声,劝道:“冯夫人,把所有汪家人都关入鞍邦城的监所实为不妥。要不然这样吧。”嘉兰的手扫过汪似玉和灵堂上其他汪家的孩子:“汪大姑娘和她的庶出弟妹,都由鞍邦城关押。”

嘉兰再扫过蔓荫等跪着的仆婢:“汪家的使女都由护国城关押。而汪家的小厮,都由定北城关押。”

“三家主城各自审问,尔后再等秦伏老将军协同三主城会审。”嘉兰看着冯夫人问道:“这样可行?”

嘉兰言辞依然温和,但冯夫人看着她,却深感自己在被牵着鼻子走。

蒋嘉兰这是在威胁自己——冯夫人一眼就看穿了她的意图。如果她想护着汪似玉,她就只能答应嘉兰的条件。看似汪似玉是至关重要的主犯之女,但是实际上,这些半大的孩子根本不会知道什么。

这桩通敌叛国的案子,其关键,怕就在汪家这些仆婢里。

蒋周氏自是站在嘉兰这一边。她虽然作为一个“闲人”代定北蒋家来参加葬礼,但也不是个傻子。哪怕冯家跟蒋家再怎么亲近,也比不过萧家和蒋家。更何况,冯家曾经是蒋家的下属,对蒋家来说,冯家忠心才是最重要的。然而,因为汪家,冯家的忠心无疑会受到质疑。

蒋周氏当即就表态道:“这法子好,冯夫人何故犹豫?”

冯夫人知道自己别无他法,依旧忍不住刺道:“萧奶奶好威风,能做得了这样的主。”

“做不了。”嘉兰摇了摇头,平淡道:“不过是便宜行事,免得错失良机。”

她说罢,又对着芒种耳语了几句。芒种点了点头,转身吩咐萧家的亲卫。

一直跟着嘉兰的萧家亲卫长是乌石,乌石听了芒种的话,当即就率着亲卫从冯家手里接过了蔓荫的看管权,然后带着蔓荫去收拢汪家其他的使女。

蒋家亲卫有样学样,也立刻行动了起来。冯夫人也不得不指示冯家亲卫,把汪似玉和冯家的其他孩子都暂时关押在灵堂旁的房间里。

随着三家亲卫的行动,原本还有些拥堵的灵堂变得沉寂而空旷。冯夫人站在灵堂上,嘉兰和蒋周氏站在灵堂台阶下,其余一干人都站在嘉兰和蒋周氏身后。

冯夫人背对着棺木,看着底下的嘉兰。

烈日灼灼,天气闷热,让人心烦意乱。但蒋嘉兰就这么安静地站在树荫下,脸上没有显露出一丝一毫的不耐烦。

白幡在冯夫人眼前飘荡,先前的哀歌好像还萦绕在耳畔。冯夫人看着嘉兰,心底竟陡然升出茫然和悲怆——

如果,如果阿柳也能像眼前这个女子一样,她是不是,就不会死了?又或者,如果她自己能像眼前这个女子一样……

冯夫人紧握着双拳,闭上了眼睛,任由眼角的泪滑落到衣襟。

可惜啊,这世上从来就没有如果。

※※※※※※※※※※※※※※※※※※※※

(偷偷说,我昨天本来没想连发两章的呜呜呜)

不过是个美丽的错误,大家看得过瘾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