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如此,也不能坐以待毙吧。”
“看来苏先生也是想到会有此结果。”
“是,且不说天下诸侯不信,起初我也不信天下坐在大球上。然眼下情势急如火,已由不得我等继续犹豫,应即刻采取果断措施,尽早戒备。你们咸国坐拥天下利器,应今早防备,此外还应扩建水军,将腋目人阻挡于海外决不可令其登陆。”
“兹事体大,本侯眼下保咸国尚且不容易,苏先生还要本侯保中原。那些怪物已不是兵器所能杀死,得五马分尸,一个尚且可以,几十万腋目人又为之奈何!”
百里燕是医生,即便他相信世界上存在肌体修复超强的物种,也绝不可能让碎尸再长回来,既要杀死敌人,又不能杀敌百自损一千,只有使用重型火力炸碎他们。
“这样吧苏先生,倘若天子采纳贵派建议,不久便会召集诸侯使节商讨此事,届时无论是何结果,消息都会传向中原各地,贵派掌门可亲笔修一封我王,本侯也好替贵派向我王详细解释,至于会是何种结果,本侯也不能保证。”
“也好,那在下先行告辞了,明日再见。”
苏方信抬手略施一礼,百里燕还礼道:
“嗯,先生慢走……”
待送走苏方信,百里燕即刻返回后院向百里娟辞别,后返回公使府,约宗伯泰至无人之处详细告知。
“不妙,大大的不妙啊。”
宗伯泰措辞微妙,百里燕忙问他:
“先生是何意?”
“在下以为,这御客是打算要与腋目人血拼到底呀。届时咸国不出兵也得出兵,这可大大的不妙。咸国本就人少,这腋目人又是极难杀死,咸军若是率先出兵,尚且还不知要牺牲多少将士,更何况咸国海岸相连,大军若是进入长孙作战,本土必然空虚。腋目人动则几百上千艘大船,咸国海军岂是对手。”
“那依先生之计,当如何而为?”
“难解,难解。当下情势比之当初所料更为险恶,只怕是退居万川也无济于事呀。”话到此处,宗伯泰欲言又止:“不过……”
“不过何事?”
宗伯泰突然放低声音,聚精会神凑上前小声说道:
“侯爷可曾想过将御客收为己用?”
“这与御客收为己用有何干系?”
“御客人力甚众,而今有兵小二十万,侯爷难道不想将之利用起来。”
“这……”百里燕犹豫片刻接着说:“即便可借御客之力,但也未必是腋目人敌手啊。”
“在下并非此意,而是御客人力若能为侯爷所用,三五年内咸国基业可突飞猛进。侯爷为何不借御客之力,行天下之事。”
“行天下之事?”百里燕细思不解,忙又问道:“何为行天下之事?”
“侯爷如今欲经营甘府、上关、万川三郡,以咸国之力,少则五年,多则十年方能成事,但若以御客财力、人力、物力相助,三五年便可成业,此乃利害之一。其二,万川地势险要,侯爷欲兴工业,所需人力、工匠无不需从永兴抽调,何不将御客工匠借来补入永兴加以训导,以补我百匠不足。
其三,腋目人海军强大,海上日后必有恶战,咸国当下已是倾尽全力建造,每年下水战船不过十数艘,未来五年之内难与腋目人匹敌。侯爷可籍此机会由御客出面,向天下招募船工为我所用,加快打造舰船。
其四,此番天下诸侯会商,诸侯若不信从,乃是天子失德,天下之祸,天子与诸侯皆有不可推卸责,彼时咸国独树一帜异军突起,未必不可成大事。
最后,这腋目人虽百般凶恶厉害,然天地之间相生相克,必有克制之法,以侯爷见识,日后许是能有pò jiě之法,当下首要之务应尽速壮大我军实力,能自保方能有转机,倘若连自保成问题,专机便是空谈。”
苏方信所提五点百里燕深以为意,咸国当下首要问题是人力不足,不仅仅是单纯的青年壮劳力,更缺基础工业技工和科研人员。
一个基本熟练的机械加工技工培训周期少则半年多则一年,大机床技工更要两三以上,这还是在具备一定现代新式教育基础之上的培训速度。
御客工匠除少数曾到过永兴培训,绝大多数仍以传统手工业为主,现代教育为零,其并不具备培训机加工技工的价值,却能稍加培训,替代传统基础工业生产。
如此咸国得以将其他岗位具备初中级教育的工匠,调入机械加工厂培训上岗,加快人才体系构造,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机床数量,弥补操作技工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