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山海山海(2 / 2)

长乐的指尖在舆图上缓缓划过,当她的手指顿在范阳时,眼睛突然一亮:“这处标注的私铁矿脉,正是上月程将军捣毁的据点!”这个意外的发现,让众人恍然大悟,原来他们的行动早在前人的指引之下。

赢挚若有所思,他拿起玉印,轻轻地按在舆图的渤海湾处。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墨迹渐渐浮现出前隋山海卫掌令的遗书。赢挚轻声念道:“开皇十九年,某假意投靠独孤氏,实为取得私铸图谱......”遗书中详细记录了当时山海卫为了获取重要资源和图谱所采取的策略和行动。

当翻到遗书末页时,众人又看到了一幅曲辕犁草图。令人惊讶的是,这幅草图与贞观八年改良版的曲辕犁如出一辙。这再次证明了山海卫传承的连贯性和稳定性,先辈们的智慧和心血在岁月的流转中得以延续和发展。

五更漏尽,黎明前的黑暗渐渐退去,晨雾如轻纱般弥漫在重现的秦直道上。赢挚独自一人站在直道上,周围一片寂静,只有他的身影在雾中显得格外孤独而坚定。

新铸的贞观铜砝码在晨曦中闪烁着微光,被工人们小心翼翼地埋入路基。砝码上暗刻的《田亩均算法》在曦光中若隐若现,仿佛在等待着被世人发现和传承。

程咬金扛着与汉画中形制相同的铁犁,迈着坚实的步伐走过。犁头在秦砖上划出一道笔直的沟壑,仿佛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划出一道深深的印记。两千年前的标准,在历经岁月的沧桑后,终于在今日贯通了阡陌,将过去与现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山海卫的任务不在守密,在让文明成为阳光下的常理。”赢挚望着远方,感慨地说道。他拿起玉印,缓缓走向渭水。在渭水边,他停住脚步,凝视着手中的玉印,心中充满了对先辈的敬意和对未来的期许。

随后,他轻轻地将玉印沉入渭水。玉印入水的瞬间,溅起一圈圈涟漪,涟漪向四周扩散开来,仿佛是文明的传播,将山海卫的使命传递到更远的地方。

就在此时,远处传来一阵隆隆的声音。三百辆标准粮车正朝着这边驶来,车辙与秦直道的轨迹完美重合。这一瞬间,仿佛时间都停止了,历史与现实在这里交汇,展现出一幅壮丽而又和谐的画面。

与此同时,陇右工坊传来阵阵锻铁声。新的量器又在暗格中浇铸成型,这是文明传承的延续,是山海卫使命的不断践行。

当第一缕阳光照亮药秤砝码时,陈九正在“百炼坊”中仔细翻阅着《考工记》。他在末页认真地添注:“贞观九年六月初三,新制标准斗十具,藏于洛口仓地砖。”青铜模具冷却时发出的轻响,仿佛是历史的低语,诉说着千年守护的故事。在这平凡的声响里,山海卫千年的守护正化作市井间最平凡的公平,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让文明的光芒照耀着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