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明玉道:“不错,不过王爷,须知江淮十数万大军,又比我军擅习水战,如果动用的兵马少了。那我唐军很难取胜。尤其是战事一旦据延久了,恐会生出许多变故。亦将我大唐民生拖得糜烂不堪,如此反复,一个不慎,难免重蹈隋炀帝伐高丽的覆辙。”
此刻正侃侃而谈的是七王爷。自段明玉进京之后,晋位中书侍平章事,位列副宰相,他最懂得揣摩七王爷的心思,每每所言,都能搔到李杰的痒处,如今已正式取代前任,成了七王爷最贴心的代言人。
七王爷说的忘形,额头冒汗,便将外袍脱下,一个内侍立即举步上前接过,七王爷含笑一谢,回首继续说道:“如今江淮孙儒兴兵作乱,本来料想杨行密要想剿乱平叛,实非一时半日之功。江淮刚刚整合,要收拾那里的民心,平靖地方,使其真心归顺我长安,也需一段时日。在这种情形下,如果我们修政理、抚百姓、练强兵,待一切准备停当,再从容控制江淮,则更加妥当,屈指算来,如果等到这一天,最快也需三四年光景。然而……”
“然而未曾想到,杨行密竟然将我等轻易的摆了一道,竟然谎报军情,骗得节度使之位,如今更是将大将张颢派到京师,大言不惭的要求封杨行密为淮南王,免江淮三年赋税,其狼子野心,实在是路人皆知。”段明玉皱了皱眉头,果然还是小瞧了古人啊。
七王爷接过话碴儿,将手中一张牛皮书信抖了抖,沉声说道:“本王刚刚得到消息,江淮使臣张颢已经费重金准备打通田令孜的门路了,田令孜早已得知了陛下的态度,竟然忍痛将张颢拒之门外了,看来长安和江淮必有一战啊。”
数日之后,金銮殿上李儇三日未曾上朝了,今日,他却把腰杆儿一挺,沉声说道:“朕权衡迟攻与早攻的利弊,觉得还是一鼓作气,早早拿下江淮更为妥当,联已决定,明年三月,兵发江淮,诸位爱卿有何建议”
李儇听得是一头雾水,但是知道问题肯定很严重,急忙端正了身子笑道:“皇弟此言正合联意,北国虽正内乱,却也不能不妨。”
又有翰林学士上前道:“启奏陛下,时至今日,我大唐迄今尚未江南水图、兵力部署等重要情报传来。如果要伐杨行密,是不能缺了长江水图和江南各处兵力布防的情报的,否则恐需付出十倍努力,是否该令探子加紧搜集这方面的情报”
李儇得意笑罢,目光一闪,忽地膘见护国公段明玉正轻锁双眉,低头沉思不语,不禁笑问道:“段爱卿在想甚么”
段明玉目光闪烁,想的入神,李儇连唤两声他都不曾听到,一旁七王爷见状,也是有些疑惑的望了他一下,并且轻轻拐了他一把,段明玉这才惊醒,霍地抬起头来。
李儇又笑道:“段爱卿在想些什么,竟是这般的入神,朕可是唤了你三次啊”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