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 > 都市言情 > 从牧野之战开始的千年世家 > 第735章 分宗立堂白心聚,读书种田白族兴

第735章 分宗立堂白心聚,读书种田白族兴(2 / 2)

“西宗为函谷关、巫山以西包括关陇、西域、巴蜀、黔南等地,以长安白氏族长白志田(汉时留在长安的白氏子后裔)为西宗宗主,管理西宗所属诸堂。”

“商议于五宗之下设诸堂,并各设堂号,以细分诸族,严明上下。”“其中主宗以槐为号,家主所在堂为诸堂之首,名曰大槐堂,以主宗宗主、白氏家主白宸为第一代堂主。”

“宁国公一脉,因为于国于家有大功,不入西宗,赐名西槐堂,归入主宗。”

“另有淇国公一脉赐名淇槐堂,阳国公一脉赐名阳槐堂,谯国公一脉赐名谯槐堂,辽东国师白氏一脉赐名二槐堂,皆不入四宗,归于主宗之下,以为殊荣。”

“除主宗外,其余四宗皆可自行拟定除槐字外任何堂号。”

这划分明确的告知了诸族,今后但凡能够做出有利于国家、有利于家族之事,就可以被家族准许立堂号,管理诸族,甚至于被抬入主宗,赐予槐之名。

但是白宸也明确告知各家,主家自古以来有赏有罚,做得好可以抬宗授堂。

但若是做出什么有违祖宗决定、有害国家、天理难容之事,轻则驱逐出主宗,化为四宗,褫夺堂号,贬为寻常白氏宗族,重则消除族籍,剥夺三宝。

当即众代表便开始争夺堂号,开始历数自己家族自立族以来,做过的什么大事,出过什么名人,或当过什么大官。

随着时间的流逝,最终确定了三百多个堂号,其中多是以当地州县名称拟定的。

如扶风堂、扬州堂、洛阳堂、河南堂、龟兹堂等等。

其中北宗有堂七十二个,东宗有堂百一十个,南宗有堂九十五個,西宗有堂百三十个。

其中白其亮凭借自身七里亭存续时间久,得以申请到一个堂号,名曰“七里堂”,负责管理七里亭附近的两个白氏宗族。

确立了宗堂划分,于是白宸开始明确他们之间的责任、权利。

其中主南北东西五宗需要听从白氏家主的命令,除了天下白氏大族会,事关白氏安危的日常命令将由白氏五房、五老会发出,五宗皆需听其令。

为了更好的管理五宗,白氏将在家主身侧设置五宗房,专门负责与五宗对接,如此五房变成了六房。

白氏中枢由家主亲自负责的主房,寻常时为家族提供咨询,家主不在时经由家主授权,暂代家主令的五老会,仁、义、礼、智、信、五宗六房组成,统称为白府。

若有什么命令,白府下达给六房,六房下达给五宗,五宗下达给

平日各地的家族事务,由五宗具体负责,但白府享有最高权力,可随时插手五宗事务。

责任明确,白宸便说出了给各堂的福利。

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入读书院的资格。

白宸决定,除了主宗所在的松溪书院,在天下各地,以四宗为核心,设立四座书院,家族将全力投资,请各地最好的老师任教。

经由各堂堂主推荐,便可入读该宗所在书院,原则上凡拥有白氏三宝的宗族,可每三年推荐一人无条件入院,费用全免。

最终决定,在北宗设立太行书院,东宗立泰山书院,南宗立庐山书院,西宗立太白书院。

同时为了供养书院,决定在五宗设立义田,五宗之人都可以捐赠,由五宗各自管理。

凡义田所出,五成归于书院,供族人读书之用;三成用作赡养特贫族人,赠予衣食医药,两成作为五宗行政费用,雇佣族人任职管事等。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