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没见到人,不要停留,什么话也别说,立即返回来。”
没有问什么,小吏躬身受命,连忙翻身上马,向着长安县而去。
夜幕降临,小吏终于在天黑之前赶了回来,疲惫的告诉罗振:“回将军,按照将军的吩咐,长安白府一切如旧,不见有丝毫异处,小人将白鹰击、唐国公一事尽皆告之白府。”
罗振不待小吏松口气,继续追问道:“白府之人可说了什么。”
小吏喘了口气,继续道:
“小人说要告知白鹰击的将军,白府掌事立马带着小人去见了管家,接着见到了白鹰击的兄长。”
“白公子说此事他知道了,多谢将军的及时告知,将军的情谊,白府记下了。”
罗振眼睛一跳,嘴角压制不住细微上扬,抚掌道:“如此甚好。”
小吏这一战仿佛见了世面,又喋喋不休的说起了白府之大,他走了将近一刻钟,才走了一半,白府之装潢雅致,也是让他咂舌。
已经达到了目的的罗振此时心情极好,笑着道:
“不瞒你说,当初白宾初来,曾请过本将与几位同僚,本将当时也是如你一般。”
“一直都在想如何与白氏搭上关系,可惜白宾为人公道,一直只有同僚之情,如今,本将也总算是搭上了白氏这条船,你我的富贵,就在其中。”
小吏听完,也终于明白了罗振让他去白府通报的原因,此时也搓着手,心中极其激动。
罗振发达了,他身为罗振的侄子,也有机会跟着发达。
五月三十日,接到李渊密信的李建成、李元吉等人相继从河东赶回晋阳,其他子嗣,或在当地隐藏起来,或投奔晋阳。
已经再也没有后顾之忧的李渊立即动手,在副手兼好友裴寂,以及李建成、李世民等儿子的建议下。
打出“废皇帝而立代王,兴义兵以檄郡县,改旗帜以示突厥”的旗号,正式宣布起兵。
六月,李渊使李建成、李世民率军破西河郡城,斩郡丞高德儒。
得到西河郡,加上本就占有的晋阳,李渊军力超过两万,于是自称大将军,署置府僚。
又以李建成为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领左三统军等;李世民为敦煌公,右领军大都督,领右三统军等,各置官属。
定下尊卑官署后,李渊并没有立即遵循好友晋阳县令刘文静,立即攻河东,入关中,定长安的三步走战略。
而是停下了脚步,对内开仓赈穷,招兵买马,对外广发檄文,联络盟友,并声诉杨广的恶行,以取得良好的外部环境。
八月,只是两个月的时间,李渊麾下的军队就涨至数万人,见自己羽翼丰满,李渊当即下令,启动刘文静之策,入关中。
月末,李渊沿着汾水南下,一路克霍邑、临汾、绛郡、汾阴,攻必胜战必克,军威大盛,还招降了冯翊郡的起义军首领孙华,兵锋直抵河东郡。
然河东守将屈突通死守,渊军久攻不下,李渊见城坚不易攻取,意欲引兵西往长安,便升帐议事,向将佐问策。
裴寂认为如不能克河东将陷于腹背受敌之境,建议“先克河东,然后西上”,则长安必破。
但李世民却认为,此战胜在速胜,若在河东耽搁太多时间,等到朝廷从关东调集大军入关,则万事休矣。
所以应该大胆绕过河东城,挟胜速取长安为上。
李渊最终综合两种意见,扬长避短,决定留一些兵围困河东,自统主力军西进,自壶口渡河。
九月,李渊自统兵驻扎朝邑,为诸军接应,护大军后路,防止河东屈突通突围断粮。
他分军两路,一路命李建成、刘文静率王长谐等数万人屯永丰仓,扼守潼关,以备东方援敌。
一路命李世民、刘弘基等数万人,掠取渭水北岸之地,对长安采取钳形攻势。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