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叙案情(2 / 2)

说罢,他从案上拿起一叠厚厚的宗卷,在陆钧面前一抖,道:“可是这些么?这都是王知县呈上来的,若是这些事你们收集准备的,我正好有几件事可以与你核实一下。”

陆钧接过差役递到他手中的厚厚一沓纸,一页页翻来,只见事情的经过,黄家众奴仆的署名,当日王家丫鬟、众人当场的供词,杨老板儿子的状子,一样不少,都在那里。

陆钧心里一沉,这些东西都在,那他们对林朝诚用刑,就另有原因了?陆钧抬起头来,问道:“巡抚大人有话,尽管询问小民,小民不敢不言。只是外面林大哥被上了刑,已是性命垂危,不知道二位大人是否是已经给他定了罪了?若是没有,是否可以暂缓用刑,他自然和这些事关系密切,若是他出了什么好歹,我只怕二位回去也不好交差。”

陈穆笑容一僵,旁边那县衙里的县丞,典吏也都跪下了,磕头道:“还望巡抚大人开恩,让林朝诚解了枷锁,歇一晌再审他也不迟。”

陆钧一听这意思,就是还没有审。于是又道:“敢问林大哥是触犯了那条律法呢?”

陈穆对两旁使个眼色,让那省里来的官差忙将大堂的门关上了,厅内只剩下了他与谭洋,县衙里几个官员,剩下的就是陆钧了。陈穆自己回到堂前端坐下,对众人道:“如今冯公公回去,一味对皇上诉苦,皇庭震怒,本来要拿两岸的百姓治罪。皇上的老师,范应珏范老先生亲自从山东返回去苦求皇上,与他陈明利害,本官也在殿外跪了几个时辰,加上首辅李阁老从中周旋,最后皇上方才开口,只拿闹事的首领问罪。”

那县丞和典吏互望一眼,都道:“我们洛陵这里多年来民风淳朴,如今出了这样的事,都是卑职们管理无方所致。多谢各位大人在上面替我们顶着,我等无以为报,一定协助大人好好审理这个案子,让二位大人回京后,对皇上也有一个交代。”

陆钧见他们一唱一和,仿佛已经达成了共识,虽然知道自己不应该开口,但还是忍不住道:“诸位大人,能不能听小民也说上一句。”

陈穆早料到他有话要讲,又恢复了那副温和庄重的模样,点头道:“自然,你说。”

陆钧道:“前几日刚考过了县试,学生考完后翻看书经,总有几句话不甚理解……”

说罢,他抬头看着陈穆和谭洋二人,道:“二位大人饱读经书,理学上都颇有造诣,学生想问二位大人一句,那《尚书》上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是什么意思?”

《尚书》是谭洋的本经,听了这句,他却低头沉思起来,然而陆钧双眼眨也不眨的盯着他们,他也不能不答,便道:“这一句说的是: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国家的根本稳固了,国家也就安宁了。”

陆钧道:“多谢赐教。”

又道:“那么,《孟子》中又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又是什么意思?”

《孟子》是四书,这陈穆和谭洋就更不能不回答他了,陈穆只得开口道:“这句并无什么难解的,就按字面意思解释便是。”

陆钧侧头想了想,道:“那么,学生的理解,就是百姓是最为重要的,其次是社稷,再次才是国君,敢问二位大人,我解的对么?”

堂上两人点点头,道:“没错。”

陆钧道:“既然如此,方才几位大人一直商议的,都是如何给皇上一个交代,为何却没有议论过,如何给百姓们一个交代呢?”

又道:“况且,案还未申,林朝诚就先上了站枷,二位大人,小民还是那句话,若是他有个意外,那这案子,还怎么查下去呢?”

陈穆听到这里,面色有些不自然了。他挤出一个笑容,道:“你说的有理。来人……把林朝诚的枷锁解了,将他收到牢里去。”

陆钧一听,林朝诚至少暂时脱离了性命危险,心里暗暗松了口气。这时候,却听陈穆翻着宗卷,便翻便道:“陆钧,虽然你还没有功名在身,但本巡按爱惜你的才华和你这一腔为民请命的心思,你就不必站着了,坐下答话罢。”

陆钧本来想说,自己站着就行,但是想到这一问一答,可能是个持久战,他就不再客套,谢过陈穆,坐在了一旁的椅子上。

陈穆翻看着案卷,边看边道:“那本官就先简略的问你几句,到明日,再把涉事的人都传来,仔细盘查。嗯,这里写这,去年腊月九日,黄步云的儿子黄长义闯入王家,试图奸污王家的丫鬟玉晴,可有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