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 > 其他小说 > 十四经穴 > 第281章 外丘穴

第281章 外丘穴(2 / 2)

太爷爷微笑着说:“这都是中医的奇妙之处,以后可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

告别了路人,我和太爷爷继续踏上了前往南阳的路程。那一天,我对中医的神奇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更加敬佩太爷爷的医术。

听太爷爷给我讲 “外丘”一词,从字面上理解,“外”通常代表阳,具有活跃、发散、向上的特性;“丘”形象地比喻为丘陵,意味着鼓起来的部位。这种形象的表述并非仅仅是一种象征,而是与穴位的气血运行和治疗作用紧密相关。

从中医的阴阳理论来看,阳主动,主升发,主温热。外丘穴之“外”所代表的阳性能量,暗示着这个穴位具有较强的疏通经络、驱散邪气的作用。当人体受到外邪侵袭,尤其是急性炎症引发的红肿热痛等症状时,外丘穴的阳性能量能够迅速调动起来,发挥其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

“丘”字所象征的鼓起来的形态,反映了穴位所在部位气血的充盈和聚集。这种气血的聚集并非无序的,而是经过经络的有序调节和分配。“外”属阳,故此穴对于急性炎症往往能够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当急性的红肿热痛发作时,气血往往会在病灶部位聚集,形成红肿。外丘穴作为气血汇聚之处,能够有效地调节和疏导这些异常聚集的气血,使其恢复正常的流通,从而缓解炎症引起的不适。

外丘穴不仅因其穴名所蕴含的特性发挥作用,还因其是足少阳胆经的郄穴,在治疗足少阳胆经循行部位的疼痛方面独具优势。郄穴常被用于治疗本经循行部位疼痛病症。当足少阳胆经循行路线上出现疼痛时,刺激外丘穴能够迅速调动气血,疏通经络,缓解疼痛。

后来啊,我回到现代以后,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外丘穴常用于辅助治疗多种急性炎症性疾病,如急性乳腺炎、急性淋巴结炎、急性附睾炎等。以急性乳腺炎为例,当乳腺部位发生炎症,出现红肿、疼痛等症状时,刺激外丘穴可以促进胆经气血的运行,疏通乳房局部的经络,消散结块,缓解疼痛和红肿。同样,对于急性淋巴结炎和急性附睾炎等疾病,外丘穴的刺激也能够发挥类似的作用,通过调节气血和疏通气机,缓解炎症反应。

总之,外丘穴的穴名“外丘”形象地揭示了其具有的阳性能量和气血汇聚的特点,加之其作为足少阳胆经郄穴的特殊地位,使得外丘穴在治疗急性炎症引起的红肿以及足少阳胆经循行部位的疼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