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 > 都市言情 > 本宫贤良淑德 > 第三百八十五章 还在办学

第三百八十五章 还在办学(1 / 2)

比起人缘很好的哥哥,祸已要独得多了。

但是她的独建立在出众的天赋基础上,她不论学什么都又快又好,首屈一指的好,万学士和皇帝陛下奏禀众皇子皇孙读书进度时,几乎每次都要惋惜,可惜祸已是女孩。

皇帝陛下问得祸已是信王府的大小姐,再面对万公的遗憾,就不觉得是遗憾了:“虽然是个小郡主,将来未必做不得事。你瞧瞧她母亲,有的是办法。”

但是不能光明正大走到人前,走到朝堂之上,总是可惜的。

皇帝陛下就可惜了几次,想想未来可以给小郡主配一个听话懂事的郡马,也不妨碍什么,这可惜有限。

两个孩子的风评,在长辈们眼里的形象,是他们的天赋秉性决定的,也是田趁月联系李师父后商量后刻意引导的。

李师父先夸老大“宽容让人”,形成先入为主的印象,其他人自然会跟上补充这个印象。

李琚和巫明丽在江南下手太狠,急需要一个好名声来彰显他们并不是好杀嗜杀的暴戾人士,东宫书房连接各个王府及各个伴读所在的重臣家族、各个师父所在的派系学门,是个不错的阵地。

除了东宫书房,田趁月还有别的准备。

那就要看其他人配合不配合了。

总之,半年下来,两个孩子在东宫书房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小七小八也顺利满月,李琚正式回朝办差,江南巡查的余波彻底结束,一切又恢复了正常。

巫明丽开始着手组建新的学塾,这一次她一口气新增了四个学塾:

最紧迫的是挂在大雍信行名下的以培养账房为主要目标的信行私塾;

挂在大雍信行商局名下的,以胡豫和内务司穆师傅为塾师,依托工匠集社组建的按工类分班的,商局私塾;

以培养航海舰队人才为主的格物私塾;

以及以江南的草医和王不泊位师父的医药私塾;

此外,巫明丽还组织几个会读书识字但不算专长的人比如女夫子的丈夫儿子们,开办以免费、慈善为根基的面向普通民众的识字班。

巫明丽本来还想弄个班,专门教授设计精美的外销布匹、瓷器,但是能学的学生人少,且师父都是女子,索性就并入了永安女子学塾。

永安私塾里什么都教,仿佛只是个普通寻常的女子们集中起来做女红针黹的地方,再多并入一个教绘画的班,根本无人在意。

信王府的私塾很多,细细数下来,除了蒙学,别的几个都不与科举争夺生源,也不存在让本该科举晋身的士子走旁门左道的情况,所以几乎无人在意。

知道的人,大多只会酸溜溜地说:

“信王府真是有钱没地方花,就会浪。”

“就外面那些贩夫走卒,翁媪妪老,就算会写会读自己的名字又怎么样,你会因为给你梳头那个姥姥会念两句词儿,就给她多加一吊钱?”

“养几个账房,还能用得上,养那些木工石匠有什么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