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貌终究还是给梅福禄的手做了处理,至于他会不会落下残疾,又会不会因此而记恨自己,那就是以后的事情了。
医者父母心,要他眼睁睁看着别人去死,他还做不到。
…………
有好事者为天下前十画过这几年的轨迹路线图。
天下第一的洛天一几乎只在河洛地区出没;天下第二的李彩花喜欢四处乱逛,游山玩水;而天下第三的张作乐则常年游走于帝国边境线上,用自己的刀子收割生命。
很少有人知道,这位玩小刀的大侠在成为一名全职高手前,还曾在集团前董事长亲自主持的面试中取得了第三的好成绩,在集团内部做一段时间的文职工作。而对于这位出仕再往前的事情,如今或许就只有不良与例竟门的机要文件里才能看到相关的记录了。
不人类毕竟是一种伪社会性动物,纵然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大高手,也不可能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在成为一名强大的武者之前,张作乐也曾有过一段普通人的生活。
那时的他也曾有过一个救死扶伤,天下大同的美好愿望,并在太白山上与孙思貌的祖父孙孝炎学习过一段时间的医术丹道。
医之一道浩如烟海,药尊之医术虽然只是在这汪洋之中窥得一角,却也已经达到了令大部分人穷极一生都难以望其项背的境界。可这之中却不包括张作乐。
只靠勤奋努力也能出头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这一代的高手,各个都是天才。
张作乐在孙孝炎门下学了三年,终于发现了其医术的局限性。为了能学习到更全面的医术,他南下苗疆,北进西域,博采众长,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医学理论。
在这两处地方,他分别遇到了自己的第二任和第三任师父。
或许是天意使然,他的三位师父中,孙孝炎是此世内家养生的巅峰;南疆的师父是一位罕见的偏门强者;在西域遇到的那位人称“飞刀李斯顿”的传奇外科医者,在治病救人的同时还是一个刀客,一个快到了极致的刀客。
走南闯北又三载,医术已经登堂入室的张作乐突然意识到,像他这样治病救人终究还是慢了些。天下伤患之多,岂是他一个人救得过来的?
他决定出仕。
既然学医救不了天下人,那就弃医从文好了。
于是他就成了当年的殿试第三。
毕竟他是天才。
又过了一个月,他意识到做官并不是他实现自我价值的好办法。被一群弱智围在中间掣肘排挤,他觉得自己都要变成跟那些人一样的智障了。
于是他又干脆利落的辞了官,回家开医馆去了。
他走的潇洒,活的快意,可有人却不想让他如愿。
很快,张作乐的医馆就被人喷得倒闭了,因为他医死了人。外科手术的死亡率是不可避免的,加上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这也是迟早的事情。
第二年的天下武道大会上,一个武林新人突然出现,三十六把飞刀横扫诸多老牌强者,夺得了天下第三,随后便头也不回的去了北方的边境线上。
既然笔杆子也救不了天下人,那就只能用刀了。